黔东南州审计局:强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视力保护色: |
近年来,黔东南州审计局严格按照工作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严格执行省审计厅、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从以下五个方面认真履行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监督职责,圆满完成组织安排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工作任务。
一、积极推进自然资源审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全州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促进全州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州委州政府建立了黔东南州自然资源资产责(离)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涉及的自然资源、林业、水务、生态环保等资源管理部门纳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我局在开展审计前,积极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并协调解决好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常态化机制,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强化审计理念,以项目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中,我们总结了历年来的审计经验,确定了以各县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的审计思路。首先收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实施的重大项目立项建设情况、进度督查情况,从中筛选出一些实施进度较快的重大项目,然后有针对性地调阅项目的研究、决策纪要记录,结合自然资源、环保、水务、发改、住建等部门项目管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占用土地、林地等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和环评、水保等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并准确地界定相关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在筛选重大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也重点抽查了部分实施进度较慢的项目,分析查找项目实施进度较慢的原因,重点关注相关资源管理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推诿塞责、失职渎职和履职不到位等问题。
三、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实施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项目中,审计组充分地运用了大数据的审计方法。首先,我们在审计组中成立一个数据分析小组,负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其次,广泛地收集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料,包括卫片资料、建设用地报建资料、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城乡总体规划图、土地出让红线图、土地整治开发项目红线图、年度土地调查变更资料、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图、年度林地变更数据库、公益林数据库、采伐设计数据库、迹地更新数据库、年度营造林数据库、财务支付数据、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等等数据资料,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等部门卫星遥感测绘等地理信息技术、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最后,数据分析小组对这些零散的数据进行加工、比较、分析,从数据中锁定疑点,交由其他审计人员进行深入核查。我局在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下,深入探索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思路,充分利用省厅数据统一分析形成的疑点数据,有针对性地对疑点问题进行深入核查,形成审计证据,极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整合审计资源,努力提升审计效率。加强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推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打破科室界限,科学配置审计力量,探索1+N审计模式。黔东南州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的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森林、矿产、河流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各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经济决策避不开对土地、林业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绕不开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而对这些问题的决策正好反映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和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有鉴于此,我局在充分开展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审计力量同步实施,两项目同时进点、同步实施,并通过抽调各县市审计力量,组成审计组,以“以审代训、审训结合”的方式,提升审计人员实战能力,既弥补了审计力量的不足,又在实践中锻炼了审计队伍,提升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推动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五、强化审计发现问题跟踪督促,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为保证工作成效,我局建立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踪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资源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跟踪指导和督查力度。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项目主审作为本项目指导、督促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问题整改跟踪台账,实行问题整改动态销号管理制度,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持续跟踪督促和指导,促进相关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某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某县2022年农村耕地撂荒集中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某县进一步做好2022年耕地撂荒整治复垦复种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各项体制、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王庆麒)